標準砂SO679-1989<水泥試驗方法——強度測定>
根據國家建材局和國家技術監督局的要求,水泥強度試驗方法采用ISO679法的研究由中國建材研究院水泥所負責進行。為利于水泥企業盡早認識和了解ISO679方法,現將其標準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ISO679方法是1967年3月以RILEM(材料與結構試驗研究機關聯合會)與CEMBVREAV(歐洲水泥協會)的試驗方法為雛形,以ISO標準方法草案的形式提出的zui初提案,于1968年3月作為ISO推薦方法提出的。各國有關單位經過長時間的試驗研究、改進和醞釀,標準化組織ISO/TC74(水泥、石灰技術委員會)于1989年正式頒布。1995年日本水泥協會曾向40個水泥年產1000萬t以上的主要水泥國和地區進行調查,已采用國23個,決定采用的5個,占68.3%;無計劃采用的3個,占7.3%;方向不明的6個,占14.6%。可以看出ISO679已被廣泛采用作為通用的水泥強度試驗方法標準。歐洲共同體已在1993年1月1日起實施ISO679標準,日本JISR5201<水泥物理試驗方法>于1997年4月21日實施ISO679標準,同時對JIS5210-5213標準有關的波特蘭水泥等產品標準進行相應的修訂。
ISO679-1989<水泥試驗方法—強度測定>規定的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1)標準砂:采用天然硅砂,SiO2含量不小于98%,粒度范圍為0.08~2.0mm,其中0.08~0.5mm、0.5~1.0mm和1.0~2.0mm各占1/3的級配砂。現行GB177則為SiO2含量不小于96%的天然硅砂,粒度范圍為0.25~0.65mm,其中0.25~0.40mm占60%,0.40~0.65mm占40%。
(2)膠砂組成:灰砂比1∶3.0,水灰比0.50,而GB177灰砂比1∶2.50,水灰比在0.44或0.46。
(3)試件尺寸:40mm×40mm×160mm,受壓面積40mm×40mm。現行GB177試件尺寸也是40mm×40mm×160mm,而受壓面積為40mm×62.5mm。
(4)膠砂攪拌:采用葉片既自轉又公轉的機械攪拌方式,攪拌時間先慢轉60s,再快轉30s后靜停90s,再快轉60s的攪拌程序。GB177則采用攪拌鍋、攪拌葉同時反方向轉動的機械攪拌方式,攪拌時間3min。
(5)試件成型:振實臺機械成型,落距15mm,每分鐘60次。GB177則為振動臺振動成型,頻率2800~3000次/min,振幅0.85mm。 可以看出,ISO679與GB177方法的主要區別在于檢驗水泥膠砂強度時用水量較大,水泥用量較少;其次是標準砂用三級配砂,試件受壓面積較小(40mm×40mm)。因此,ISO679方法反映的水泥漿與砂子膠砂的性能比GB177方法敏感。特別對于低比重,低活性,需水性較大的水泥,采用ISO679方法檢驗尤為明顯。所以若采用ISO679方法將會促進我國低標號水泥的質量的提高。
80年代初,中國建材院水泥所曾對國外30種(美、英、日、泰等國)水泥樣品和3種國內樣品,進行ISO679和GB177方法的對比試驗,其結果如表。 ISO679方法與GB177方法測試結果對比 ISO679方法(Mpa) 32.5 42.5 52.5 62.5
GB177方法(Mpa) 36.7 45.7 54.7 63.7 兩者差(Mpa) +4.2 +3.2 +2.2 +1.2 為配合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采用ISO679方法的研究,1996年水泥所對我國大中型及地方水泥企業的通用水泥各品種和標號的水泥進行了兩種方法的對比試驗,試驗結果的規律與80年代的規律相似,只是兩者相差更為明顯。說明我國水泥的實物質量,當采用ISO679法時(用水量大,水泥用量較少)降低更多。由于GB177方法選擇的水灰比小,灰砂比較大,單級標準砂不合理,造成檢驗的結果產生虛假偏高現象。所以采用ISO679法可以克服GB177法的弱點。這也說明我國水泥強度檢驗方法若采用ISO679法可以促進和提高我國水泥的實物質量水平。
我國自50年代誕生*個水泥國家標準以來,適應每一個階段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要,已先后五次修訂。每一次修訂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標準水平,在包括許可證、質量認證、國家抽檢和統檢等行業管理手段的支持下得到貫徹和實施。當前采用水泥強度試驗ISO679方法代替現行GB177方法以及相應的水泥產品標準的修訂時機成熟。zui重要的是與接軌,可以直觀地找到我國水泥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進而采取措施促進我國水泥工業的發展。
標準砂包裝及儲存;
包裝袋應結實牢固,每袋凈重20.25公斤。袋中須附有合格證,注明日期及編號。貯運過程中要防止受潮與漏散。
標準砂技術參數;
1.二氧化硅(SiO2)含量大于96%。
2.燒失量不得超過0.40%。
3.含泥量(包括可溶性鹽類)不得超過0.20%。